三级成人毛片,日本福利在线观看,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免费,天天久久综合网,亚洲一区蜜桃,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首頁 頭條新聞 熱點專題 綜合要聞 日報 晚報 評論 文苑 交通 攝影 看鄉(xiāng)村 專版 市場
陽泉新聞網(wǎng) >> 文苑
看 戲
□劉選民
發(fā)布日期:2025-08-05 06:25
來源:陽泉晚報

  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四,是我們村里的傳統(tǒng)廟會。不到上午九點,我就早早地回到老家,喝口水、閑聊幾句后,便會到廟臺處走一遭。多少年來回村趕廟,我只是簡單吃一頓飯,不逛廟會,更不去看戲。今年出去一轉(zhuǎn),感覺非常熱鬧。適逢“五一”假期,孩子們都不去上學(xué),回村過廟的人特別多。擺攤的從村口牌樓一直擺到村中,足有一里地長。日用百貨、水果蔬菜、禮品糧油等等,擺滿了村路兩側(cè)。好幾個賣油果、拉面的飯攤前,人們正排著長隊;特別是那兩家賣棗糕的攤位,不少人正圍著買棗糕。戲臺下看戲的人還真不少,今年由平定晉劇團演出,這天唱的是《滿床笏》。我站在戲臺下,一邊看著臺上的戲,一邊和熟識的鄉(xiāng)親打招呼、聊天。談笑間,勾起了我當(dāng)年趕廟看戲的回憶。

  趕廟看戲這事兒,得從我七八歲時說起。記得在廟會的前一兩天,家家就開始碾黃米備飯食,盼著招待親戚看大戲。聽說戲班子要來,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在戲臺下一邊玩耍,一邊等著。過了好久,戲班子來了,好幾頭大駱駝馱著大大的木箱子。我們追著駱駝跑,小身板仰著小腦袋,望著那高高的駝峰,心想:這箱子可怎么弄下來呀?只見幾個大人拉著韁繩,牽著駱駝的鼻子,吆喝幾聲,高大的駱駝便前腿一跪,慢慢臥倒,人們解開繩子抬下戲箱。至于唱的是什么戲,我們才不管呢,我們盼的就是看駱駝。

  戲臺上的演員穿著戲袍,有紅臉、有白臉、有花臉,晃來晃去,可臺下才是我們小朋友的“樂園”。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一會兒跑到戲臺坡下的廟攤,看看那些針頭線腦、日用雜品;那個賣“琉璃圪嘣”玩具的師傅格外受歡迎,被許多小孩子圍著,他從容地演示著這稀罕玩具的玩法,可把我們眼氣壞了。孩子們的興趣點多,不一會兒,我們又跑到賣油果拉面的攤點,看大師傅拉拉面、炸油果、炸麻花。賣麻花的大叔,手托著條盤靠在肩上,邊走邊喊:“賣麻花啦,賣麻花啦?!蔽覀兏谒纳砗?,學(xué)著他的叫賣聲,在戲臺下來回轉(zhuǎn)。我們還在看戲的大人堆里鉆來鉆去,互相追逐嬉鬧,跑得滿頭大汗;當(dāng)然也少不了招來大人們的責(zé)罵:“這群野孩子!”

  后來,村里組織起了戲劇團,專門請來縣劇團的張三孩張師傅教戲。我哥他們那一茬的幾十個青年男女,自愿報名,跟著張師傅學(xué)戲。他們學(xué)戲的地點,就在離我家不遠(yuǎn)的連科大爺家——一個深長的土窯洞,有兩眼窯洞那么深,地上盤著炭火,靠墻邊放一根長木頭坐人。排戲占滿了一整個冬閑時光,我放學(xué)后常常不回家,直接就跑過去,貓在一個墻旮旯看人家排戲。我哥是打馬鑼的,我喜歡看敲打的武場。記得人們常說起一個笑話,說有樂手“差半拍”。一般每個角色的演員和樂手,都是兩個人同時學(xué)。那個和我哥一起學(xué)打馬鑼的,他樂譜記得很好,可嘴念完節(jié)奏,手才慢慢打,老是差半拍,常挨張師傅訓(xùn)斥。我們村這一茬唱戲的人,從古裝戲到現(xiàn)代戲,堅持了許多年。直到現(xiàn)在,他們都八十來歲了,還喜歡唱一段。

  受戲劇團的影響,“當(dāng)演員、扮英雄人物”成了我心心念念的夢想。恰好那一年,縣劇團下鄉(xiāng)招聘演員,我積極報名,還跑去張莊公社面試。那時挑選演員,首先要看外形,比照銀幕上人物的模樣去挑選。我個子瘦小,長相普通,又不會唱,壓根兒不是當(dāng)演員的材料,結(jié)果自然沒有被選上。

  十六歲那年,也就是我初中畢業(yè)的前一年,村里又組織劇團,以老一批主演為基礎(chǔ),補充一批小青年,我趕緊報名,我們班好些同學(xué)也都參加了。畢業(yè)后,村里把我們這些唱戲的青年,統(tǒng)一安排到大隊磚廠,方便排戲。記得當(dāng)時排了兩個戲,一個是《杜鵑山》,一個是《盤石灣》。在《杜鵑山》中,我扮演杜小山,戲中有一個唱段,我雖然聲音洪亮,但唱起來沒有技巧,全是感情。我的嗓音和我的性格一樣,直愣愣的,也不知道和樂器配合,一句都不在調(diào)子上。后來排《盤石灣》時,我就成了普通配角,只有幾句道白,再也沒有唱過,不過,我一直干報幕員的活兒。那時,村里劇團還會去鄰村演出。我們?nèi)ミ^張莊村,還去過昔陽縣的毛家山村。去毛家山村演出時,是下午去的,晚上人家管一頓飯。散戲后,我們背著行頭道具,在漆黑的夜晚,一路翻山越嶺走回來,第二天照樣去磚廠勞動。

  到了我二十來歲的時候,青春正好,歲月浪漫,我對看戲的喜愛越來越甚。只要附近的村莊過廟唱戲,我總會去看一兩場夜戲,即使是同樣的劇目,依然百看不厭。有一年夏天,熱戀中的對象放暑假回來,我?guī)е洁徑奈絷柨h李家莊村去看夜戲。那天,看戲的人特別多,臺下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fù)責(zé)維持秩序。我們站在人群當(dāng)中,擁擠著看完了那場戲。散戲后,我們手拉著手,走在蜿蜒崎嶇、灌木叢生的山路上,翻越八里蓮花山,很晚才回到家中。

  那時候,昔陽縣城每年八月初都要舉辦盛大的交流會。我每次都去,就為看昔陽縣劇團的戲。那個時段的農(nóng)活,正是鋤玉米上追肥的時候。我們村離昔陽縣城十六里,我們隊的地和昔陽安坪村的地打交界。為了方便大家去昔陽看夜戲,那幾天隊長就把農(nóng)活安排在離村四五里、靠近昔陽的山坡地。太陽快下山時,提前一會兒放工。腳下十一二里地,我們一群年輕人一路說笑,一個小時就走到了昔陽縣城,就是現(xiàn)在的“紅旗一條街”。二兩糧票五分錢一個饅頭,兩個饅頭一碗雞蛋湯,兩毛錢吃一頓晚飯。填飽肚子后,我們快步來到舞臺廣場,中間早已坐滿了人。我們只能站在邊上,人擠著人,踮著腳,昂著頭,聚精會神地站三個小時。一場《智取威虎山》,看得人十分過癮。散戲后,年輕的我們不知疲倦,一路議論著剛看過的戲,說笑著往家趕。等回到家里時,已是深夜一兩點了。

  20世紀(jì)80年代初,我到了機關(guān)工作,休息日經(jīng)常回老家、到鄰村,或者到同事朋友的村里去趕廟看戲。那幾年,真看了不少戲,而且是坐在臺下,整場看完。《十五貫》《打金枝》《算糧》《鍘美案》《白蛇傳》《蝴蝶杯》《楊家將》《穆桂英掛帥》《楊排風(fēng)》《蘆花》……印象最深的當(dāng)數(shù)晉中晉劇團張鳴琴演的《下河?xùn)|》。那時,縣城的露天大舞臺就在今天平定金地商廈對面的大院里,臺下橫放著幾排長木頭。我們年輕人早早地去占位置。臺上的演出精彩紛呈,臺下的觀眾人山人海,鼓掌聲、叫好聲響徹夜晚。

  以后的許多年,我基本沒有坐在臺下認(rèn)認(rèn)真真地看過戲。一來工作繁忙,沒那閑情;二來家里有了電視機,慢慢遠(yuǎn)離了戲臺。再后來,智能手機普及,網(wǎng)絡(luò)世界啥都有,看戲這事兒就更不惦記了。有一年,南坪村請來了省晉劇院青年團。聽說多少年來,頭回有這么高水準(zhǔn)的演出。我心里癢癢,正好也有了閑暇時間,就和鄰居們一起去看戲。先是看了下午場的《大腳皇后》,這是個文戲,很有意思。最好看的還是那天晚場的《白蛇傳》。我們先是在廟臺附近吃了一碗清湯拉面,然后坐在提前占好的位置上,一坐三個小時,看了一場完整的《白蛇傳》。這出戲我看過許多遍,過去只看紅火熱鬧,不懂得用心欣賞,這次可真開眼了。演白娘子的主角換了三個,一個唱功好的,一個做功好的,一個武功好的。特別是盜仙草那一場,電子設(shè)備擬出的仙境令人震撼:雄壯的山勢,繚繞的云霧,騰飛的仙鶴……背景烘托戲意,人景互映互融,這在過去的戲曲舞臺上是看不到的,直叫我看得賞心悅目、贊嘆不已。整場演出中,主角配角、文場武場,就連蝦兵蟹將這些零碎角色,方方面面都整整齊齊??催@么一場戲,確實是一次藝術(shù)的享受。

  幾十年來,我看過戲,也唱過戲,愈發(fā)覺得戲曲是一門偉大的藝術(shù)。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半點不假。臺上演員的舉手投足,甚至一個眼神,都是戲。且不說唱得咋樣,普通人上去,連臺步都走不利索。至于看戲,我只能說,故事情節(jié)、大體意思基本能看懂,而對它的唱腔藝術(shù)、音律曲譜,我至今仍是一知半解,頂多算個癡迷戲曲的愛好者。

(編輯:韓璐 責(zé)任編輯:白潔)
主辦:陽泉日報社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14120190003
晉公網(wǎng)安備14030302000113 晉ICP備0700445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晉)字第060號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桃北中路87號 電話:0353-6658025 郵編:045000
陽泉市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陽泉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
陽泉新聞網(wǎng)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