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成人毛片,日本福利在线观看,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免费,天天久久综合网,亚洲一区蜜桃,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首頁 頭條新聞 熱點專題 綜合要聞 日報 晚報 評論 文苑 交通 攝影 看鄉(xiāng)村 專版 市場
陽泉新聞網(wǎng) >> 文苑
拾麥穗
□問津
發(fā)布日期:2025-07-16 06:32
來源:陽泉晚報

  在我們這一帶,由于缺水,土地基本上屬于旱田,所以不種小麥。孩子們雖然生長于農(nóng)村,卻沒有見過“綠油油的小麥”和“金色的麥浪”,更不知“麥秋”為何。

  但我小時候,生產(chǎn)隊曾種過小麥,那是挨著水池的水澆地,近水樓臺,能保證供水,是高產(chǎn)田、穩(wěn)產(chǎn)田,所以能種小麥。冬天白雪皚皚,別的生命都蟄伏到深土之下躲避寒冷,小麥則綠意盎然地在覆雪下躥個兒。小麥長到小腿高時,齊刷刷的,風一吹,碧波蕩漾,景色如畫。到農(nóng)歷四五月份(公歷5月下旬至6月中旬)?,小麥成熟了,農(nóng)民伯伯開鐮收割。

  那些日子,收割小麥是重要任務(wù),被農(nóng)民稱為“龍口奪食”。他們常說,糧食在地里還不能叫糧食,收回到家中才踏實。此時的小麥已近熟透,頭沉身軟,倘遇一場大雨,會折腰倒地,造成損失,所以,收割小麥也叫“搶秋”,不過這個“秋”指的是“麥秋”,而不是四季之“秋”。搶收小麥后,騰出地來,要趕種晚玉米,到秋天還能有些收成。

  搶秋之時,男女老少總動員,強壯勞力早上、中午都在地頭吃飯。我們這些小學生,也要集體行動“支農(nóng)”出力,干什么呢?拾麥穗。那時有個口號叫“顆粒歸倉”,社員們把大把的小麥割倒、捆起來、運回去,總免不了有些遺落,我們的任務(wù),就是把這些零星的麥穗拾干凈。

  全體學生戴著草帽,挎著竹籃,步行到目的地。山上建有蓄水池,池邊肥沃的田地也種著小麥,只是山路較遠。我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步行一個多小時才到達麥田。藍天白云,陽光強烈,偌大的麥田里,社員們正在緊張勞動。有的貓著腰,一手摟麥子,一手伸鐮刀,只聽到“嚓嚓”的聲響,一轉(zhuǎn)眼,一片小麥已被割倒在地,整齊地鋪在社員的身后。干活精干利索的人,麥茬貼著地面幾乎一般高,麥穗朝著一個方向,長長地鋪成一條線。有的在捆麥子,這活兒既需手快又要扎實,整整齊齊捆成粗粗一捆,麥穗朝上豎立在地,兩捆就夠一個成人挑了。

  我們就在收割過的地里一字排開,各把一行,“地毯式”搜尋,只要是麥穗,不管大小,不論青黃,統(tǒng)統(tǒng)拾進竹籃里。如果麥穗還長在麥身上,就用鐮頭割斷,只要麥穗。竹籃拾滿了,提到指定的地方,那兒有空麻袋,盛滿一袋扎一袋,有人管運輸。麥田周圍有許多麻雀,原本等著這頓盛宴,不料被我們搶了先,眼瞅著麥穗被拾光,急得“喳喳”亂叫,我們不管,權(quán)當麻雀在唱山歌。

  別看我們?nèi)诵?,拾麥穗可不差勁,眼疾手快,又跑跳得歡,一塊麥田,很快就被我們拿下,受到社員們的夸獎。這樣的勞動要持續(xù)好幾天。我們這些農(nóng)村孩子的皮膚原本就不白,經(jīng)過烈日的連續(xù)暴曬,變得更黑了。

  那時有支歌曲叫《我是公社小社員》,里面有一句“割草積肥拾麥穗,越干越喜歡”的歌詞,唱響了祖國大地,可見拾麥穗的不光是我們?!肮缧∩鐔T”就像一個榮譽稱號,讓我們感到驕傲。在農(nóng)村,孩子就要熱愛勞動、會干農(nóng)活,不能嬌氣、不學偷懶,誰要不愛勞動,老師會這樣批評:“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挑擔”“韭菜麥苗分不清”。別看我們小,也不愿背上這樣的評價。

  我們都是農(nóng)家子弟,從小就和土地打交道,認得出莊稼的模樣,干過不少農(nóng)活,這并不稀奇。但拾麥穗,也就那幾年有過。后來因為種植環(huán)境不佳,種小麥的經(jīng)濟效益比不上種玉米、谷子,慢慢就不種了。幾十年過去,白面天天吃,對小麥,則生疏得很。最近聽說縣里有個村子種植了七十畝小麥,首種就獲得了豐收,真是個好消息,也讓我想起了往事。只是現(xiàn)在人家用收割機作業(yè),估計“小社員拾麥穗”的畫面,不會再現(xiàn)了。


(編輯:王寧 韓璐 責任編輯:白潔)
主辦:陽泉日報社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編號:14120190003
晉公網(wǎng)安備14030302000113 晉ICP備07004459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晉)字第060號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桃北中路87號 電話:0353-6658025 郵編:045000
陽泉市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陽泉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
陽泉新聞網(wǎng)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