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紙墨生香,故事流淌。由中共陽泉市委宣傳部、陽泉日報社、陽泉市總工會、陽泉市作家協(xié)會、陽泉市圖書館聯(lián)合主辦的“最美閱讀——我身邊的讀書故事”主題征文活動,自啟動以來,收獲了社會各界的熱情響應與眾多真摯動人的佳作。即日起,我們將遴選優(yōu)秀作品,陸續(xù)在《陽泉日報·晚報版》刊發(fā)。
本次征文旨在捕捉那些因閱讀而生的溫暖瞬間與心靈啟迪。這些文章,或講述一本好書如何成為人生的燈塔,或描繪親子共讀的溫情畫卷,或記錄書友間思想碰撞的火花……它們源于生活,情感真摯,是閱讀力量最鮮活的注腳。感謝所有投稿者的分享!讓我們一同品讀這些身邊的故事,感受閱讀帶來的智慧光芒。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與成長同行的書香記憶,難以磨滅。當對書的渴望到達極致,我們將不由自主站在知識的高地,高呼那場與書相伴的熱血征程,懷念那些曾給予我們力量的智慧之書。終于明白,書于我,是一生奮進的號角。
2006年9月,我背著塞滿衣物的背包站在新景公司大門口,包里還藏著一本翻舊的《平凡的世界》。那是技校語文老師臨別時送的,扉頁上寫著:“石偉,愿你在平凡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不平凡?!?/p>
輸送機司機的培訓簡單粗糲,老班長用沾滿煤灰的手指戳著我的胸口:“記住,井下不認文憑,只認本事。”我摸著口袋里凸起的書角,像攥著一個不能言說的秘密。
第一次下井的記憶,像被礦燈照亮的煤壁——清晰而壓抑。罐籠下降時,耳膜傳來尖銳的疼痛,黑暗中工友們的呼吸聲此起彼伏。當輸送機的轟鳴聲在巷道里炸開,老李把鐵鍬塞進我手里:“后生,把皮帶撒下的煤鏟回去!”
那晚回到八人間宿舍,我在被窩里打著手電重讀孫少平下井的章節(jié)。書頁間囚禁的銀杏葉早已枯黃,卻讓三百米深的地心與黃土高原的礦井產生了奇妙共鳴。路遙筆下“用生命換取生活”的描述,此刻正透過紙背,灼燒我的指尖。
《煤礦安全規(guī)程》是每個礦工的必修課,而我總在枯燥的條文空白處寫滿批注。有次被安監(jiān)部的王干事發(fā)現,他舉起我密密麻麻寫滿批注、像被“涂鴉”過的手冊,卻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中笑了:“這是我見過最鮮活的安全教育讀本?!?/p>
后來,我的工具柜里多了《寂靜的春天》《活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友們起初笑我“裝文化人”,直到那天深夜放煤時煤倉潰泄,我們被困在操作平臺上。當恐懼開始在密閉空間蔓延,我隨口講起《老人與?!分惺サ貋喐缗c鯊魚搏斗的橋段。老張布滿老繭的手,突然握住我顫抖的手腕:“繼續(xù)講,后生?!?/p>
升井時朝陽正撕裂云層,安全員一把拽過我們:“總算上來了!”老張悄悄對我說:“小石,知識改變命運,我看好你!”陽光落在臉上,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種想法。
2012年的冬天特別冷,隊里連續(xù)發(fā)生兩起輕傷事故。班前會上,隊長的吼聲震得日光燈管都在搖晃:“你們要把‘安全’二字刻在腦門上!”我盯著會議室墻上“安全為天”的標語,突然想起余華在《活著》里寫的: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書本雖沾染了煤渣,但在心里,“活著”這兩個字特別厚重,就像銅鎖一樣結實。
那晚我寫了首《檢修工吟》,把崗位交接班要領編成七言詩發(fā)在班組群。第二天巷道里就有人背著我編的詩檢查設施:“持證披裝守規(guī)章,巡崗察患細思量……”魏隊長在交接班時塞給我一個筆記本:“星期五隊務會參加一下。”從那一刻起,我仿佛知道了些什么。
我的詩集《煤屑上的新景》寫完那天,妻子小敏陪了我一整夜,只為親眼看著我將最后一段完成。忽然間她抱著我哭了:“當年你說要當詩人,我還笑你癡人說夢……”窗外飄來的銀杏葉不經意間落在她的發(fā)上,像極了當年夾在《平凡的世界》里的那片。
礦工讀書會成立時,退休的老趙顫巍巍地捐出珍藏的《資本論》。泛黃的扉頁上附著1978年的購書發(fā)票,金額處寫著“半個月工資”。他摸著書上深深淺淺的翻閱痕跡,說:“那些年在單位,是書本讓我明事明理,讓我進步前行?!彼傇诟率矣闷饺兆x書所學的相關知識,核算每個班次的安全邊際。
如今走進任何一間隊會議室,都能在圖書角翻閱各種書籍。就要升任班組長的小荊,甚至在防爆手機里引用海子的詩自勉:“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泵看纹聊涣疗饡r,這句話就會在礦燈下閃閃發(fā)亮。
回首我們讀過的書,像一根根引線,把知識的光亮傳到了今天——工友們現在討論的智能化設備,不就是當年書頁里的火花照亮的嗎?
去年“世界讀書日”,我們在會議室貼上了“地心三千尺,書香萬丈光”的標語,成了新景公司最特別的風景。班后會,老趙對我說,他上小學的孫子,非要鬧著看看爺爺上班的地方是啥模樣。
如今每次上井,我總會和工友們在圖書角分享片刻。當下的礦工,正朝著智慧礦井邁進。井下巡檢機器人啟用、老式換帶技術更迭為智能疊帶機,鋼纜轉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像在誦讀新的安全規(guī)程。
上個月,兒子豆仔寫的《我的爸爸》一文得了優(yōu)秀獎。老師在評語里特別提道:“礦工詩人這個稱謂里,藏著最動人的中國故事?!焙⒆影炎魑暮臀业摹睹盒忌系男戮啊凡⑴艛[在書架上,兩代人的文字在陽光下安靜對話。
那天整理書房時,那本《平凡的世界》再次映入眼簾。泛黃的書頁散開,我發(fā)現當年夾在扉頁的銀杏葉,葉脈里滲進了細碎的煤晶。這些在黑暗中孕育的碳元素,此刻正將晨光折射成七種色彩。
或許每個礦工最終都會變成一塊會閱讀的煤——在地心深處積攢光能,只為在某刻,將億萬年前的陽光,還給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