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早上9點,城區(qū)上站街道“‘5’來作貢獻??便民服務日”活動現(xiàn)場,家電維修攤位前已排起了長隊,不少居民早早攜帶家中急需維修的電器等候。螺絲刀、尖嘴鉗、電烙鐵……年過七旬的張禮耀不慌不忙地將維修需要用到的工具一一擺放在桌面,準備開啟一上午的“工作”。 “這盞臺燈突然不亮了,麻煩您給看看?!薄安寰€板是新買的,才用了一次就不能使用了?!薄盁崴畨夭迳想姏]反應,老毛病了,您再給看看?!薄瓟偽磺?,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描述著電器出現(xiàn)的問題,張禮耀則像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中醫(yī),通過“望、聞、問、切”,迅速判斷“病因”。“經(jīng)老張手的故障電器,很少有修不好的?!笔忻裾鲁桃菽闷饎倓傂藓玫碾婏堝?,開心地說。 市民口中的“老張”,就是張禮耀,他曾是國網(wǎng)山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陽泉供電分公司的一名職工。退休后,張禮耀自學維修技術,免費為居民修理電水壺等家用小電器,用點滴善舉傳遞溫暖,他也因此成為上站街道有名的“張萬能”。 日頭漸漸升高,活動接近尾聲,張禮耀將桌上未修完的電器一一裝進箱子,并囑咐居民把寫有聯(lián)系方式的字條貼在電器上,以便修好后歸還。張禮耀家中常年存放著居民們送來的故障電器,他常常在角落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耐心細致地檢修、調試。維修好后,他會細心貼上寫明物主信息和修復情況的標簽,送到金三角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知居民及時取回。 2022年,張禮耀成立“金巧匠”志愿服務項目,幾乎將自己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維修。隨著“張萬能”的名聲越來越響,找他維修的居民也日益增多,作為一名有著50年黨齡的黨員,張禮耀意識到,單靠一己之力,難以滿足整個社區(qū)的需求。于是,他動員同樣有“小修小補”愛好的朋友,組建“金輝金巧匠”志愿服務隊,除了參加每月第5日開展的“‘5’來作貢獻??便民服務日”活動,他帶領團隊成員定期在金三角社區(qū)為居民免費維修,成為社區(qū)里一道溫暖的風景線。 張禮耀不僅精通維修,而且是與時俱進的“數(shù)字達人”。視頻剪輯、PPT制作、音頻文件導出……他樣樣不在話下,很多年輕人時常向他請教。當被問及為何精通這些技巧時,張禮耀笑著說:“有問題,上網(wǎng)查!” 如今,電器的種類越來越多,“掌握一兩項維修技術就能維修所有電器”早已成為過去式,遇到不會修的電器,張禮耀就上網(wǎng)查找維修方法,這種不服輸?shù)捻g勁常常讓團隊成員既驚訝又佩服。在他的感染下,團隊成員也經(jīng)常上網(wǎng)搜索電器維修方法,遇到不會的問題,他們便聚在一起探討,直至商討出合理可行的維修方案。截至目前,張禮耀與團隊成員已累計維修小家電3000余件。除了維修家電,張禮耀還擔任金三角社區(qū)電力新村小區(qū)業(yè)委會主任。調解鄰里糾紛、改善小區(qū)環(huán)境、緩和親子關系……他從不推諉,總是耐心傾聽居民訴求,尋求解決之道。 不久前,張禮耀接到了小區(qū)里一位八旬老人打來的電話,但無論他怎樣詢問,電話那頭始終保持沉默,他立馬意識到可能出現(xiàn)了意外,急匆匆趕往老人家中。敲開門后,兩位老人無助的神情觸動著他的心。張禮耀坐下來,耐心傾聽老人訴說——老人因病癱瘓在床多年,其妻子又身患慢性病,生活諸多不便。更讓人憂心的是,老兩口與子女關系緊張,幾乎斷了往來。了解情況后,張禮耀多次耐心地與老人的子女溝通,轉達老人的思念,解釋老人的實際困難。經(jīng)過一次次真誠地勸導,子女們終于回到父母身邊,共同商議照料方案。日復一日的堅持,年復一年的“守候”,張禮耀用心用情服務居民,獲得了“離退休優(yōu)秀黨員”“最美志愿者”等榮譽。 “自我認識他起,他便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志愿服務中,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贏得了大家的敬重?!鄙险窘值傈h工委書記郭建南說。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爸灰疫€有能力,身體還允許為大家做點事,我就會一直干下去?!倍嗄陙?,張禮耀用一雙巧手、一顆熱心,書寫著“張萬能”的溫暖故事,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涓涓細流般的堅持與善意,在城市的尋常巷陌間匯聚成動人的光芒,點亮一盞盞鄰里“心燈”。(張佳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