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下十年功,臺上才敢松。在陽泉市文化藝術學校學習期間,積累的器樂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演出經驗,為我參加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背跻姉畈窌r,這位市歌舞團副團長的眼神中仍帶著幾分疲憊。平日里,他常帶隊訓練至深夜,只為呈現(xiàn)更優(yōu)質的舞臺效果。無論求學時器樂與聲樂“雙軌并行”,還是從業(yè)后每一次登臺演出,他始終憑著一股韌勁“死磕”到底,直至達到自己心里的標準。 楊卜的音樂啟蒙,始于小學三年級時學校組建的興趣班。面對一堆樂器,懵懂的他選擇了小號。然而那時的“興趣班”,更多是學生與樂器間的“一對一”摸索?!盎臼菃涡珊献?,”他回憶道,“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基本知識,然后自己練習?!边@段經歷,雖少了集體音樂的早期熏陶,卻無形中錘煉了他專注于樂器的耐心。加之自身的音樂天賦,他在同齡人中逐漸脫穎而出。 1997年9月,16歲的楊卜考入陽泉市文化藝術學校,選擇了小號作為主修專業(yè)。談起當時參加合奏排練,他記憶猶新,“耳朵要‘捕捉’別人的旋律,指法要練習到位,還得熟悉曲譜……整個人像繃緊的弦,稍微一分神,錯音就冒出來。”為彌補合奏經驗的不足,他緊抓一切機會練習,對不熟悉的曲目,反復打磨,直至熟練。 “差距只能靠汗水填平?!被叵肫鹪谛>氃绻Φ哪切┤兆?,楊卜眼中泛起光亮。當同伴們還未起床時,他已經開始了練習。一遍、十遍、百遍……那些與號嘴“較勁”的日子,那些反復雕琢樂句的時光,讓生澀的指法化為肌肉記憶,讓不穩(wěn)的氣息漸趨平穩(wěn)。最終,他不再是那個“突兀的個體”,而是成為樂隊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隨著技藝精進,一個現(xiàn)實問題逐漸顯現(xiàn):小號作為典型的樂隊樂器,個人獨奏的機會如同珍貴的寶石,可遇而不可求。舞臺的聚光燈,對每一個年輕的表演者都有著吸引力。當看到聲樂專業(yè)的學生每逢招生季都能到陽泉市的三區(qū)兩縣演出時,他鼓起勇氣向校長“毛遂自薦”,用尚顯青澀卻充滿誠意的嗓音,唱出了對舞臺的渴望?!皩W習小號時扎實的基本功,讓我能駕馭通俗歌曲里的大作品——這類作品既需情感爆發(fā),又需氣息支撐,這也形成了我獨特的演唱風格?!睏畈氛f。終于,校長被他的歌聲打動,他獲得了登臺演出的機會。 此后,楊卜進入器樂與聲樂“雙軌并行”的快節(jié)奏生活。時間被精細分配,每一分鐘都浸透著汗水與專注。即便是休息日,只要得知國家級、省級聲樂或器樂教授有空授課,他便自費前往學習。 小號磨礪了他的堅韌、精準與氣息控制能力;聲樂則賦予他細膩的情感體悟、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與直接的舞臺感染力。兩者雖形式不同,卻在呼吸控制、樂句處理、情感表達等音樂本質上殊途同歸,相互滋養(yǎng)。最終,他成長為“雙軌并行”的藝術實踐者。畢業(yè)后,他進入市歌舞團,憑借不懈的努力先后斬獲山西省第十三屆“杏花獎”(音舞類)、陽泉市“德藝雙馨文藝家”等20余項榮譽。 2019年10月,楊卜擔任市歌舞團副團長,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將自己的經驗、教訓與感悟,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一批又一批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人。 “藝校的老師教我專業(yè)技能,求學歲月讓我懂得潛心鉆研的真諦?!睏畈氛f,“藝校賦予我的,是那份在磨煉中生出的沉穩(wěn),讓我在喧囂時代里,始終能聽見內心那沉靜的弦音?!保◤埣延辏?/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