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兒童的童言稚語是充滿童真童趣的。有時他們的語言讓人難以琢磨,有時則令人捧腹大笑。周五,我和小班孩子們的一次談話,令我忍俊不禁。 談話主題是“我的爸爸”。我先發(fā)問:“孩子們,你們的爸爸長什么樣兒?有啥本領(lǐng)?咱們一起分享一下,好嗎?”孩子們回答:“好!” “那誰來說說自己的爸爸長什么樣兒?”小沐率先舉手,他說:“我爸爸長得高高的?!蔽易穯枺骸捌つw長得黑還是白?”“黑”“長得帥嗎?”小沐笑嘻嘻地說:“我媽媽說他長得像丑八怪?!焙⒆觽円宦?,頓時哄堂大笑。我又問別的小朋友,他們也表達(dá)了自己的爸爸長得胖胖的、眼睛小小的、皮膚黑黑的。還好,對于小班孩子來說,能基本描述出人物的個子高低、身材胖瘦、皮膚顏色等,很不錯了。 接著,我們進(jìn)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談?wù)劙职值谋绢I(lǐng)”。這下積極舉手發(fā)言的人更多了。我一一叫名字來發(fā)言,并要求其他小朋友認(rèn)真傾聽。小志底氣十足地說:“我爸愛睡覺,還愛躺床上玩手機(jī),就是不干活兒。”我一聽,大跌眼鏡,這哪里是夸本領(lǐng),分明是在揭短。我趕緊給孩子們解釋,本領(lǐng)就是很能干的意思,會干了不起的事。孩子們思考片刻后再次發(fā)言,“我爸爸會罵人,還和媽媽吵架”“我爸爸會用手機(jī)打游戲”“我爸爸能喝酒”……哎喲,孩子們像掉進(jìn)了“批判爸爸”的怪圈。 我趕緊說:“爸爸會修水管、會開車,這些才是本領(lǐng)!你們的爸爸會這些嗎?”孩子們終于說到了點(diǎn)子上,“爸爸會掃地”“爸爸會洗衣服”“爸爸會做飯”……孩子們終于理解了“本領(lǐng)”的意思。此時的我,大大地松了口氣。 活動雖已結(jié)束,但我仍在思考為什么孩子們說起爸爸,張口就是很多缺點(diǎn)和不好的習(xí)慣呢?看來,爸爸在家庭生活中還是有缺位現(xiàn)象的。他們也許因?yàn)楣ぷ髅β祷蚱渌?,參與孩子的生活不夠,親子間愉快美好的時光較少,對家庭教育重視不夠,因此孩子們沒有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爸爸,爸爸也沒有更多地為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和氛圍,沒有形成積極的家庭影響力。所以,孩子可能看不到爸爸能干、了不起的一面。 家庭是孩子快樂成長的搖籃,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我建議年輕的爸爸們,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參與他們的生活,與孩子有更多的語言交流和生活交往細(xì)節(jié),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高大起來。當(dāng)孩子再談起自己的爸爸時,就應(yīng)該是佩服的語氣、驕傲的表情和滿滿的愛意了。(上站幼兒園 ?張愛琴)
|